在海尔40年标准化发展历程中,一以贯之的是人的价值最大化■◆◆■。“让标准以人为标准■★★”,反映了海尔标准化工作的一切出发点都是用户■★◆★,用户需求为海尔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供了航向,而围绕用户需求的原创科技,则为海尔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后,海尔成立了标准化办公室,把1942条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1988年,海尔获得了冰箱行业的第一枚质量金牌;1991年,首批2万台海尔冰箱以盲测的方式获得了德国市场的★◆◆■“入场券”,成功迈出了海尔品牌产品批量出口的第一步◆■★★。
产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用户愿意买单的不再是单纯的硬件,而是生态的服务,这也成为国际标准研究的重点方向■■★★。在◆★◆■“生态的标准化”上,海尔的探索覆盖智慧住居、产业互联网和大健康三个赛道■■◆■★。
2024年10月14日是第55个世界标准日,国际主题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中国主题为“强化标准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在中国企业加速出海的当下,如何通过国际标准加速开拓全球市场■★★◆★◆,对自身而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世界而言则是实现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这是每个出海的中国企业绕不开的课题。
海尔标准化的进化,与其说是跟企业发展战略同步,不如直接说是跟时代同频。而且◆◆★★■,在当时看起来无法理解的每一步决定,恰恰让海尔始终保持了一个身位的领先◆■■★。
冰箱“全空间保鲜”技术,是为了满足用户更加健康、新鲜的食材存储需求,通过国际标准的桥梁被欧盟、南美等20余个国家采纳,带动更多冰箱保鲜技术的迭代进化,实现了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用户高品质体验的共赢★■★■。
在家电硬件上,海尔的标准化完成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蜕变,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而面对网络时代的新技术浪潮◆★■■★,全球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海尔再次应时而变,在网络化战略、生态品牌战略阶段◆◆■■★★,聚焦“生态的标准化◆◆”,基于全球标准协同模式打造了开放的◆■◆◆■“标准化生态”。
例如,海尔推动成立的IEC TC/SC59M WG4冰箱保鲜标准工作组,吸引了博世◆■、西门子、伊莱克斯◆★■◆★■、惠而浦、三星、LG、斐雪派克、松下、日立、东芝、三菱、倍科★◆■■■◆、米勒等全球主流家电企业,以及VDE、UL等全球知名测试机构的加入■★★★,目前拥有来自各成员国60位专家,成为了IEC TC59中人数最多的工作组,加速全球冰箱行业科技从关注硬件性能转向用户的保鲜体验。
作为最早觉醒标准化意识■★■、最早走出国门创牌的那批企业之一,海尔用40年的时间■★★★,在“变与不变”的标准化探索中■■◆◆◆,累计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发布了109项,国家/行业标准发布813项■◆,在全球拥有100余个IEC和ISO国际标准专家席位,是中国家电行业中参与和主导标准制定以及拥有国际标准专家数最多的企业,将“强化标准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落到了实际行动中。
电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是为了解决电网设备不良导致的热水器触电事故隐患,通过国际标准使得全球每年洗浴死亡人数由1000人降到50人以下■◆,海尔产品为0★★■◆。
在智慧住居赛道,早在2010年,由海尔U-home主导提报的《家庭多媒体网关通用要求》项目成功写入IEC国际标准◆■■,中国在IEC的家庭网络领域有了第一个自己主导的国际标准★■◆★◆;2018-2019年,海尔相继在IEEE主导了衣联网、食联网和水联网等系列智慧家庭生态标准,为智慧家庭的国际标准建设贡献海尔智慧。
进入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海尔积极响应国家兼并重组的号召★◆■★◆■,从冰箱拓展到家电全品类,以标准化体系确保了全品类产品质量可靠◆★★★◆。在此期间■◆,海尔进行了产品◆■◆★★、管理、服务三方面的标准化探索,1992年■★★◆,海尔获得了行业首张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是中国第一家通过此项认证的家电企业;1995年,海尔在中国率先提出“五星级服务”理念,海尔的服务师是中国第一个穿鞋套为用户服务的★◆◆■。这些标准化的探索不仅让海尔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也为全球创牌积蓄了力量。
炙手可热的AI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海尔关于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探索思考也通过国际标准的桥梁影响世界◆◆◆★★。2018年,全球首个IEC人工智能白皮书发布,对AI相关应用行业的技术市场发展和标准化体系构建具有战略指导意义★◆,不仅能提升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将加速AI技术普惠全球用户。
1984年,在认线家国外企业的制冷产品后,海尔最后选择了西德利勃海尔公司■■■★。促成决策的关键是这家制造电冰箱的公司实行的是DIN技术标准,高于国际标准,共有1942条,再加上说明书等各种文字材料,运来后发现有一吨重。引进来的DIN技术标准是全球最先进的标准,也成为海尔标准化建设的开端■■★。
在这期间★◆,海尔用了6年时间反复斡旋争取◆■◆◆★,首次在国际标准中拥有话语权——电热水器原创的“防电墙”技术写入IEC国际标准;2005年★◆,海尔洗衣机的“双动力■■”技术被列入IEC标准提案,成为首个创造国际标准的自主品牌。
在不断摸索中总结经验,海尔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治理■★★★,到2011年★■◆★◆,海尔作为中国家电企业唯一代表,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市场战略局IEC MSB,参与IEC组织治理;2015年,海尔主导成立IEC SC59M WG4冰箱保鲜工作组,为冰箱保鲜国际标准的制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产业互联网赛道■■,生来拥有制造基因的海尔率先探索“用户全流程参与的大规模定制”模式,致力于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化有了有效目标——服务于人。前沿的思考和探索得到国际标准组织的广泛认可,ISO、IEC★◆◆★■、IEEE三大国际组织均指定海尔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牵头制定大规模定制的国际标准★◆■。
■★★“生态的标准化”背后是“标准化生态”的布局。海尔集团标准专利总监王滨后表示◆★■◆★,一方面,海尔依托全球10大研发中心的资源,通过◆◆★◆“技术、专利、标准联动”的模式,将引领的原创技术快速转化为标准项目并落地;另一方面,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引入全球优质资源和专家,合力加速国际标准的制定落实■◆■★■。
1998到2012年■◆,在国际化和全球化战略发展阶段,为了实现“世界名牌”的梦想■■■,海尔完成了从◆■■★“先进产品”到★◆◆★★“先进技术”再到“先进标准★★★◆■”的转型,实现了国际标准从突破到引领的跨越。
在大健康赛道,海尔生物医疗早在2006年就主导制定了中国第一个低温保存箱的国家标准◆■◆■★★,助力这类设备的国产化。2023年■★,在海尔推动下,IEC PC130医用低温储存设备项目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医用低温储存设备领域首个国际标准组织,中国唯一的企业专家也来自海尔。今年,IEC医用低温保存箱国际标准获批立项,海尔生物医疗也将通过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我国医用低温存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要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大力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海尔40年的全球创牌经验已经证明■■★◆,标准国际化是打造全球名牌乃至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必要条件,在全球化的新常态下,越来越多有追求的中国企业将如海尔一样,在国际标准的舞台上争相发出中国声音。